交汇点讯 近日,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教师耿德平带领学生走进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创新开展“成德于行——行走的思政课堂”实践教学。学生们化身成文化讲解员、历史探索者,在汉画像石馆里上起鲜活的思政课。

“画像中孔子躬身行礼的姿态,不仅体现儒家‘礼’的思想,更展现中华文明兼容并蓄的智慧。”在“孔子见老子”汉代浮雕前,建院学生王玉结合思政课中的传统文化主题,向同学讲解“尊师重道”内涵。

活动中,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汉代农耕图”“车马出行图”等展品,将文物背后的历史与思政课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结合,让静态的汉画像石成为“会说话”的教材。
返校后,参与活动的学生们将所见所感转化为创意成果。设计专业学生陈雨晴用三维建模还原汉代服饰,感受古人审美;机器人专业刘佟从“乐舞百戏”画像中汲取灵感,设计出汉代元素机器人模型。“以前觉得思政课离生活很远,现在发现它就在身边。”学生刘佟感慨。
“通过‘实地感知—主动探究—成果输出’的教学模式,学生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创造。”耿德平介绍,“成德于行”品牌活动已纳入江苏建院思政课改革重点项目,还将拓展至淮海战役纪念馆、潘安湖马庄村等实践基地,形成“行走课堂”矩阵。
江苏建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邓鹏认为,“行走的思政课”打破传统课堂时空限制,将徐州汉文化资源转化为育人优势,成为“大思政课”建设的创新实践。学生在文化现场感知民族精神,在实践中内化价值理念,真正让思政教育活起来、实起来。(张文远)
新闻链接:https://jhd.xhby.net/share-webui/detail/s67d92553e4b0eff95f0e2fa1?t=1742355371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