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江苏建院:在劳动与诗意中点亮青春信仰
发布人: 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 2025-04-03
浏览次数: 10

4月2日,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厚生讲堂”,迎来一位特殊的嘉宾——被称为“外卖诗人”的劳动者作家王计兵。这位身穿蓝色工装、手持诗集的外卖骑手,用质朴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为师生带来了一场关于“赶时间的人”的分享会,用亲身经历诠释了新时代劳动者的精神追求与文化自信。

劳动教育+思政:风雨兼程中绽放的诗意人生

“生活是土壤,诗歌是种子。”分享会现场,王计兵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的论述,分享了自己从农民、工人到作家的蜕变历程。原来,王计兵在十几岁做建筑工、搬运工时,就坚持读书、写作,直到七年前开始,白天穿梭于城市街巷送餐,夜晚伏在出租屋的餐桌上写作。他坦言,自己常在送餐间隙捕捉灵感,用20年时间完成了6000多首诗歌创作。他鼓励青年学子珍惜当下,在奋斗中沉淀生命的厚度。“生活从不是单选题,奔跑时也能仰望星空”,王计兵这句充满哲思的鼓励,让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悄然融合。

美育+思政:奋斗青春的信仰作答

活动现场变身美育课堂。王计兵受聘于学校大学生记者团校外指导老师,鼓励学生通过文学、新闻等方式记录朴素却不普通、平淡而不平凡的生活,打破对“劳动者”的刻板印象。他向学生推荐“工地诗人”“城市记录者”一些实践项目,引导学生以文字或影像记录劳动者的故事。

校党委副书记梁惠表示:“这堂生动的‘思政课’告诉我们,中国式现代化既需要科技攻坚的‘速度’,也需要文化沉淀的‘稳健’。”

学校将王计兵诗集纳入“校园读书节”重点阅读书目,并计划开设“新业态劳动者文学创作”特色通识课。

思想的淬炼升华:平凡岗位上的精神之光

互动环节妙语频出。面对学生“在送餐时遇到顾客的误解或苛责,如何将负面情绪转化为创作灵感”的提问时,他微笑诵出《赶时间的人》中的句子“用双脚锤击大地,在这个人间不断地淬火”,暗含了对艰辛的坦然与对坚韧的礼赞。当有同学好奇创作秘诀时,他指着窗外梧桐树的新芽笑道:“要像植物那样生长,向下扎根汲取生活养分,向上生长触摸文学星空。”

职教与人文的“双向奔赴”:让技能与诗意共振

据悉,“厚生讲堂”是“大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内容,被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必修课。“我们培养的不是流水线上的‘工具人’,而是‘手中有术、心中有诗’的时代匠人。王计兵对‘微小职业中追求极致’的诠释,激励学生专注专业技能与职业理想,培养工匠精神。”校党委书记朱东风表示,“本次活动是学校践行‘厚德精技、匠心筑梦’育人理念的生动实践。”

王计兵的诗歌《赶时间的人》等也将被纳入思政课和课程思政案例教学资源库,作为分析劳动者精神与时代风貌的素材。老师和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才是青春该追的星”“劳动精神与人文情怀的双向奔赴”。当外卖箱与书本相遇,当汗水与墨水交融,劳动者诗人用亲身经历证明:最美的青春,永远绽放在脚踏实地的大地上。

活动结束,学生们积极将活动感悟上传到通识教育智慧平台,其中“愿做新时代的萤火虫,在劳动中发光”等留言引发强烈共鸣。(陈昕、林楠)

新闻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6244584323559703463&cdn=https%3A%2F%2Fregion-jiangsu-resource&item_id=16244584323559703463&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t=1743674911561&showmenu=false&ref_read_id=d25911c9-afab-4a02-893c-4a393b1cbfb4_1743680051572&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

      

Copyright © 1996-2020 swred.jsviat.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党委宣传部 苏ICP备11021512号-015 技术支持:信息与网络中心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学苑路26号            邮编:2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