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上午,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行政楼第一会议室召开2025年第2次学习会议,主题为“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学习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党委书记朱东风主持。
会上,朱东风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李强总理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主要内容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文件精神。
朱东风强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饱含着对江苏的关心关怀和殷切希望,为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全校上下要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行,结合学校实际抓好贯彻落实,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等重点工作,确保讲话精神在学校落地生根。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强化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的鲜明导向,引导和动员广大党员教师提振信心、真抓实干,切实把责任担当落实到行动中、体现在成效上,为学校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朱东风指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个聚焦高质量发展的报告,是一个深化改革的报告,是一个“民生为大”的报告,是一个鼓舞士气的报告,特别注重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体现“民生为大”、提振信心等。报告突出体现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去年工作回顾总结、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预期目标、宏观政策取向、重点工作任务等。报告中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及党中央最新会议和文件精神,还结合各领域实际,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工作举措。
朱东风强调,《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在部署教育强国建设重点任务时指出,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意义重大而深远。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则是建设教育强国的丰富内涵之一。全体职教人应当充分认识《纲要》的政策内涵和要求,强化使命感和责任感,努力成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先行者、引领者。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关键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要紧扣关键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开展改革,建立职业教育服务贡献度提升机制。
党委委员、副校长蒋兆峰在重点发言中围绕科技创新等内容谈了学习体会。他指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纲要》提出构建创新牵引的科技支撑体系,明确“培育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应在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和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大力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应在政策、资金、资源集聚上予以创新,加大科研平台、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推进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应建立突出质量、贡献和特色的教师评价机制,加大成果质量在教师评聘中的权重,扭转“重显性指标,轻服务贡献”等倾向,建立长周期积累评价机制。
科技开发与对外合作处处长王俭以“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为江苏高质量发展贡献建院力量”为题作重点发言,结合部门工作实际谈了学习体会。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也赋予了职业院校沉甸甸的责任。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是当下科研工作的新方向、新需求,作为建筑类职业院校,我们要以“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担当,深化产教融合、攻关关键技术、服务国家战略,努力在关键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取得突破,为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发展规划处处长鹿毅围绕学习主题作重点发言,他强调了学习贯彻《纲要》内容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学校职业本科创建及“新双高”建设等工作,谈了三点学习体会:一是要全力把握《纲要》核心,锚定高职教育使命;二是要着力对标《纲要》精神,重构高职教育内涵;三是要努力落实《纲要》任务,不断提升学校关键办学能力。
新闻来源:党委宣传部 杨允磊
新闻摄影:杨允磊
编辑:杨允磊
审核:袁 祯